大举换帅,转战B端,新任CEO能否让Magic Leap起死回生?
今年上半年,当Rony Abovitz 宣布卸任时,被普遍认为成是一个 Magic Leap 过去打造消费级 AR 眼镜的策略已经全盘皆输的信号。 今年下半年, Magic Leap意图重整旗鼓、最后一搏击,不仅从现有投资者和新投资者那里重新筹集了3.5亿美元新资金,还宣布换帅微软女高管Peggy Johnson作为新任CEO。
在未来,这位新将领能否力挽狂澜,带领 Magic Leap突破重围顺利转战B端市场?
1、新任CEO:将更注重商业成本
首先从新任CEO的资历背景来看,Peggy Johnson曾在高通工作24年,担任多个领导职位,而且是高通执行委员会的成员。2014年加入微软,是微软公司的高级领导团队成员,并引导微软完成了重大的合作交易和收购,包括2016年以262亿美元收购LinkedIn。 这位上任的新CEO商业地位颇高,已同时获得多家机构的认可,包括Business Insider于2017年评选的“最具影响力女性工程师”,Silicon Republic评选的“全球40位女性科技领军人物”之一,以及Women in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评选的2013年名人堂提名。 其次从新任CEO的行事作风来看,Peggy Johnson任职期间一直负责管理微软与世界各地的不同规模企业建立,维护和增进合作伙伴关系,领导过微软的企业风投M12,帮助公司发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战略投资机会,并与第三方企业密切合作以解锁实际价值和推动增长。
与执着于把浪漫的科技幻想变为现实、忽略商业成本的技术大咖Rony Abovitz不同,预计即将上任的Peggy Johnson将会更多的考虑商业现实,利用其30多年在技术和商业领域的最高水平经验来加速Magic Leap的发展,领导Magic Leap 在颠覆性技术和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数字需求间建立起持久的战略性关系。
2、AR的B端市场究竟如何?
AR黑科技是商业泡沫吗? 过度营销、夸大宣传、技术能力匮乏、缺少现实的应用场景等问题,始终围绕着包括Magic Leap在内的所有AR设备公司,前有苹果和Google的智能眼镜跳票,后有Magic Leap这样的明星初创企业在消费者市场的失败,消费市场开始质疑AR黑科技是一场科技泡沫,业内对AR商业发展的未来也颇为悲观。
但事实上,在AR领域,也不乏成功者。例如,在2016年,Niantic和任天堂共同推出的游戏《精灵宝可梦Go》(Pokemon Go),将这一超大IP与AR相结合,其现象级的爆红和强大的创收能力让不少资本和创业者看到了AR技术未来的希望,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巨大轰动。
(精灵宝可梦Go)
可惜的是,在经过近十年的技术积累和烧钱之后,AR产业中最成功的产品依然是这款抓小精灵的游戏。绝大多数的AR创业公司,尤其是硬件公司都难逃破产或被巨头吞并的命运。
C端前期销量碰壁,B端市场潜力更大 伴随着Magic Leap初代产品在C端市场布局中,销量碰壁半年来只卖出 6000台的惨淡失败,未来AR产品在C端市场注定短期内难以突破。
虽然Magic Leap的前期宣传战略对整个AR科技行业都有提升,但其视频、宣传所呈现的效果远大于其能力可达到的, 在后期无法向消费市场交卷。
(Magic Leap合成宣传效果图)
如果仅仅是所谓的“编技术”、“造概念”也就罢了。但谁曾想,无论是跃出水面的鲸鱼,还是紧张刺激的射击游戏,统统不存在,都是电影特效公司Weta Workshop帮忙制作的合成视频。这让整个消费市场,开始对AR科技充满失望,开始质疑AR是否只是帮助商业融资的泡沫,Magic Leap的口碑和名声也一下跌落到了谷底。
Magic Leap也意识到自己目前在C端市场已经穷途末路,2019 年底Magic Leap将初代 AR 眼镜做了局部升级,改名为 Magic Leap 1,并推出企业套件和管理平台,宣布调整之前的 C端市场战略,意图大举进军 B 端应用市场。 介于B端用户价格接受程度高、应用变现能力更强、以及B端对技术要求相对也低的市场特点,再结合目前AR眼镜硬件技术还未真正落地的现状,Magic Leap转战B端市场的战略确实带来了让其“起死回生”的极大可能性。
3、直面微软,Magic Leap转向B端是否可行?
长久以来,Magic Leap都不得不面对微软混合现实设备HoloLens 2所带来的市场压力。
Magic Leap One最低售价2295 美元,微软的 HoloLens 2 裸机价格为 3500 美元。虽然Magic Leap产品的价格略低,但微软已在B端市场中抢占了最大的用户群和市场份额。 这次,转战B端市场,Magic Leap需要直面微软HoloLens 2这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