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R陀螺 冉启行
PICO OS更新,国产MR再迈一阶。
近日,PICO OS V5.13.0.U版本正式全量推送。从版本代号来看,本次更新并非系统大迭代,然而,其以「优化」之名推进的背后,实则暗藏PICO对技术趋势与用户需求的深度把握。
新版系统在空间影像、AIGC、交互算法、混合现实、画质效果等多方面进行了优化和补充,具体涉及18个功能点,旨在迎合产业发展趋势下,进一步增强用户黏性,拓展PICO 4 Ultra的场景边界。
在PICO 4 Ultra上市180天以来,一次次「润物细无声」的升级,实际上也逐渐补齐了与Apple Vision Pro在核心软件功能点上的体验差距,夯实了其作为国内性价比最TOP「MR空间计算机」的定位。从硬件迭代到软件优化,从娱乐场景到生产力的延伸,PICO 4 Ultra现已完成关键一跃。
空间影像:从工具到生态的「升维」
空间计算是近两年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趋势,亦是PICO新版系统的优化重点,其正通过“创作工具平民化+跨平台生态打通”,构建MR内容生产—消费闭环。
在空间影像拍摄方面,本轮更新中,PICO重点改进了双目RGB相机的成像效果,优化了其在低光环境下的成像质量。从下方效果图对比可以看到右边的图相比左边更加清晰,画面细节、色彩表现更加均衡。
本次技术细节调整,可有效提升混合现实的画面效果,以及端侧空间影像的拍摄能力。此外,端侧空间照片拍摄时,PICO 4 Ultra还引入了多帧降噪(MFNR)技术,可有效减少噪点和提高图像质量。
除依靠RGB相机拍摄空间影像外,新版系统还进一步优化了空间影像的内容稀缺的难题。一方面,通过支持用户直接在PICO OS内部「录制空间视频」的方式,进一步扩大了PICO 4 Ultra对于空间影像内容的生产能力。3D「空间视频」版的游戏、应用画面,不管对于游戏开发者、内容创作者,还是用户而言,都有相当大的可塑性和吸引力。
另一方面,系统还新增2D照片转3D功能,用户可在相册中一键将单张或多张2D照片转换为3D空间影像(支持逆向),基于双目视差的深度重建算法,实现「空间照片」自由;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这是刚性需求,这意味任何一部手机、相机拍摄的内容,都能借该技术跨越维度限制,进一步拓展设备的可玩性。
(由于特殊录屏尺寸,以及观看角度,下面转换后的3D照片出现了左右眼两个略有畸变的画面,但在PICO 4 Ultra中实际体验时,并无变形,这是左右格式3D空间照片平面截图下的正常现象。)
16:9尺寸裁剪截图,2D照片转3D照片(左2D,右3D)
从转换后的3D照片来看,图像边缘部分进行了高斯模糊化,照片主体也更加立体突出,整体画面无畸变,双目视觉效果可得到显著提升,用户可在设备内左右移动头部,以查看更多照片深度内容。PICO社区内,不少参与公测的玩家都对此功能产生了一致的好评,属于本次系统中强推的一项功能了!
1:1尺寸裁剪截图,2D照片转3D照片(左2D,右3D)
此外,新版系统还扩大了生态兼容性,增强了内容编码能力,用户现在可直接通过PICO 4 Ultra浏览iPhone 15 Pro以及更新款iPhone拍摄的空间照片。
由iPhone拍摄的HEIF格式空间照片可在PICO 4 Ultra中直接观看(16:9截图)
PICO将空间影像从专业创作降维至大众可玩,同时以兼容iPhone内容格式,2D转3D等技术打破了生态孤岛,解决普通用户空间影像内容缺口的同时,也为3D空间影像UGC内容爆发铺平了道路。 为进一步完善用户对于空间计算想象力,PICO在人机交互方面,新版系统也迎来了关键升级。
「仅手势模式」袭来,人机交互升级的关键一跃
人机交互持续迭代,手势算法迎来里程碑式一跃。
PICO新版操作系统全面优化了手势交互算法,降低了延迟及误触情况,提升了在暗光等情况下的追踪稳定性,以及手势还原度,还提升了在透视环境下手模与真实手的贴合程度,修复了拖拽时转手会中断的问题。
从体验中可以看到不管是常用的射线选择、点击确认,还是左右滑动等基础交互,手势识别都能精确识别,并且在MR视角下,即使在较快速的手势运动下,物理世界的手和虚拟的手势都能很快拟合,延迟较低。这些优化使得用户在使用手势交互时,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MR/VR环境中的操作,减少了因误触或延迟带来的体验不佳。伴随着本次手势交互算法的优化,两年多以来的持续迭代,PICO在人机交互方面,终于迎来了里程碑式的一跃——交互方式中新增「仅手势模式」,它的出现也标志着PICO在手势交互技术方面从“功能可用”迈向“体验自然”阶段。
事实上,手势交互一直被业内认为XR硬件最具潜力与变革性的交互方式,其优势体现在打破传统输入设备的束缚,实现更自然、直观的人机互动等多方面。PICO在手势交互上的关键一跃,不仅能进一步提升用户的MR体验,也为其内容开发生态和品牌价值注入了全新活力。
此外,PICO在体感追踪器方面也进行了算法优化。提升了持续坐姿、躺姿使用时的姿态稳定性,减少了虚拟人物飘动、误站起的问题;提高了全身动捕数据的更新频率,改善了动作顺滑度;在复杂躺姿动作下的姿态灵活性和准确性也得到了提升,配合腰部追踪器可实现更精准的动捕。
更自然、高效的人机交互是XR产业的长期追求,它是拓宽硬件应用边界,打破传统用户认知,以及获客的关键。从3DoF小手柄、6DoF大圆环、6DoF弧形环绕、无光环手柄到支持「仅手势模式」,PICO持续在探索。
系统全面优化,增强「个性化」与「自由度」
人机交互是技术与用户深度融合桥梁,操作系统的体验则是品牌面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新版系统中,PICO正在逐步将「设备主导权」交还用户,开放更多个性化功能和自定义选项,从「标准化功能」转向「千人千面体验」。
在PICO OS V5.13.0.U版本上,PICO正式开放了性能调试工具(开发者选项),用户、开发者可针对单个XR应用进行屏幕刷新率(72Hz/90Hz)、分辨率(Eyebuffer)、CPU、GPU、FFR功耗的个性化设定,自主平衡性能、画质与续航。通过这一功能,用户可得到如同在传统PC游戏上的自主调控能力,可体验更加细腻的超频游戏画质体验。(开发者选项神秘入口:关于本机——软件版本号——用扳机键连点6下)
当然,与之相对的是,伴随着应用画质分辨率、刷新率等参数的触顶,电池功耗和散热系统负载也随之增加。不过,超频视觉的画质的提升,也许才真正激发了PICO 4 Ultra的所有潜能,让那些虚拟的参数更加具象化。下方对比图仅供参考,2D平面的截图难以还原肉眼本身的实际体验,开启前后画面视觉其实会有明显差异——让人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此外,PICO还优化了用户多窗口界面的交互设计。PICO 4 Ultra在此前的系统更新中,已增添了对于多窗口的支持,用户还可以通过控制器上的摇杆自由拉伸肉眼与虚像窗口的直线距离,不过存在一个问题——当用户对一个窗口画面进行操作时,所有的窗口画面都会统一拉进或者推远。
而在PICO OS V5.13.0.U版本中,PICO优化了该方案。现在,工作台已支持单个窗口自由摆放及远近调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和需求,灵活调整工作台窗口的位置和距离,以打造更个性化的空间布局。
自由度不仅仅表现在性能与窗口上,还有AI+3D「主题壁纸」上。结合AI大模型,PICO从去年开始推出限制次数的AI一键生成360度场景功能,用户可将其一键应用于主控场景。而从2025年1月25日开始,AI场景在用户生成图片后,选择应用为主控室场景时,免费次数调整为无限次(用户界面显示剩余99次,应用后始终保持99不扣减),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鼓励用户更多地尝试AI生成功能,个性化主控背景。
新版系统还新增了“幻想游戏”“星际秘境”两个AI生成风格,使得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生成多样化的场景内容,进一步丰富了用户的个性化体验。目前,PICO官方已累计上线四种AI生成风格,覆盖从风景、科幻、游戏到动漫,以符合不同用户的审美需求。
此外,中控室官方场景还新增具备空间方位的BGM,且不同场景下音乐也不同,并支持音量调节。在沉浸式模式下,视听的结合,可以有效加强用户的临场感。即使就是一个简单的主控台界面,也让人仿佛置身另一个维度的空间。
从“系统告诉我该怎么做”到“我定义系统如何工作”,PICO 4 Ultra正在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混合现实系统。
结语
技术普惠化、交互无感化、空间个性化,这是本次PICO OS V5.13.0.U的三大特征。此外,PICO在其他细节方面也进行了多项优化。
例如,控制中心增加斜躺模式设置开关,用户可以在设置中添加,满足用户在不同姿势下的使用需求。设置中蓝牙列表页面改为自动刷新,提升了蓝牙设备连接的便捷性;新增了2个虚拟观影场景,同时支持VR内容视角重置等。
通过180天的持续迭代,软件系统算法的不断优化,PICO 4 Ultra已然完成关键一跃,即使面对Apple Vision Pro如此硬核的产品,依旧有其独特的产品优势和场景价值。
2025年,当资本、市场都在追捧新的概念热潮时,PICO的长期主义在这一刻得到彰显,场景基建的不断深耕,混合现实边界的持续扩展,也许这就是10年PICO所带来的品牌责任感。
原文标题 : PICO 4 Ultra上市180天后,完成关键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