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的脚步越来越近,作为最佳应用场景之一的AR又引发了新一轮关注热潮。而微软几天前推出的HoloLens 2更是让AR的话题度扶摇直上。
虽然看起来很火热,但大家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该如何让AR产品真正落地?毕竟就在去年,由于迟迟无法找到落地方向而实现商业化,英特尔Vaunt和ODG最终都走向了遗憾的结局 。
就在不久前,一家将AR应用在文旅场景的公司进入了陀螺君的视线,这家名为太平洋未来科技( Pacific Future)的公司已经成功落地多款AR与文旅结合的项目,为此陀螺君采访到了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兼CEO李建亿。
太平洋未来科技创始人兼CEO李建亿
AR文旅项目落地马六甲一年可覆盖200万人次
太平洋未来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算法的研发型科技公司,主要研发光场、图像识别、运动追踪等算法。他们通过自主设计AR眼镜AMglass T1,并与自主研发的算法以及应用场景结合在一起推动了项目落地。
目前该团队已经落地了两个项目,其中之一是在马来西亚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马六甲落地了“马六甲AI城市空间科技”项目,通过结合AR技术打造了一个集“历史、导航、导览、购物、体验”于一体的文旅景区。
据陀螺君了解,该项目一次完整体验下来约45分钟。项目为游客提供AR眼镜租赁服务,每次费用约为数十元人民币。马六甲每年到访游客约1600万人次,其中中国游客占比达10%。李建亿表示,他们在这个项目中投放了500台设备,其中100台AMglass T1可以服务8万人左右,预计将覆盖200万人次。
AMglass T1是一款采用高通骁龙835芯片的分体式AR眼镜,与许多先设计好产品再寻找落地场景的AR设备不同,太平洋未来科技选择针对场景来设计这款AR硬件产品。
据李建亿介绍,马六甲项目的完成周期大概在一年左右,在项目进行期间一直在根据实际情况对AMglass T1这款硬件设备进行调整。在他看来,产品的体验要和环境有融合,要针对场景来设计产品。考虑到是共享模式,因此设备可以进行清洁消毒甚至拆卸更换,此外据消费者佩戴眼镜的情况,还专门设计了可拆卸鼻托。设备配备了3种语言,分别为中文、英文和马来语,游客直接扫码付费即可使用。
在内容方面,由开发团队亲自编写剧本,为马六甲项目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故事线,由于是基于真实历史的文旅项目,因此必须严格把控内容,为此他们还专门聘请了当地的历史专家顾问进行把关。
想要真正落地一个AR设备并不简单,需要顾及方方面面。“还要考虑别人不归还怎么办,要怎么做身份认证、怎么交押金,这些问题都要考虑到,”李建亿说道。
据了解,目前前来游览的游客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跟团游客,另一种是自由行游客。李建亿表示:“在到访的中国游客中,有70%是跟团游。我们针对旅行团,给导游在线上开账号,把责任放在导游身上来保证设备归还。而对自由行的游客就是押信用卡,采用类似酒店那样的信用卡预授权。”
而为了方便管理,马六甲项目的游览路线被设计成一个闭环,即单进单出。“我们设备上面还有GPS可以定位追踪,我们也在分析游客的行走数据,”其补充道。
此外,开发团队还专门设计了充电柜以及库存管理系统,将方方面面考虑全面,形成标准化产品,以便快速铺开落地。
在盈利方式上,李建亿表示他们并没有直接售卖设备,而是选择了分成模式来让利益最大化。他们与马来西亚旅游部签订了十五年合约,后续将对设备进行更新迭代。
而另一个已落地的华侨城柳州卡乐星球项目已于去年国庆正式上线供游客体验。在这个项目中,太平洋未来科技将AR与主题公园中的场馆进行融合,李建亿说道:“在主题公园里的需求就是解决游客排队的时间,将AR体验作为故事铺垫,让他们一开始就有东西在玩。”有了故事铺垫,游客在最后的360度球幕影院中将会获得更好的体验。
在这个项目中,游客体验一次的价格并不高。对于陀螺君提出的定价是否过低的问题,李建亿表示:“我们在经济策划上觉得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个项目更多是用落地来提升技术。想要快速铺开,就要降低价格敏感性。”
而通过大量游客的体验和反馈,技术团队能够更好地针对问题完善产品,他们根据反馈,将在今年推出第二代新AR硬件产品。据李建亿透露,第二代产品将会在深圳欢乐谷项目落地。
此外,目前正在进行中的项目还包括四川映秀地震震中纪念馆项目以及墨西哥、意大利的文旅项目。
为何另辟蹊径选择AR+文旅?
目前大部分的AR厂商都将落地方向选在了工业领域,如HoloLens、谷歌眼镜企业版等等。
而从商业角度来看,李建亿认为AR想要在工业领域落地还存在不少问题。“工业场景其实主要是三个需求,第一是做培训、第二是检测、第三是远程协助。这其中也存在几个问题:其一,每个工厂的标准和采用的机械都不一样,因此需要定制,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其二,方案不能共用到另一家,再加上工厂实际使用AR眼镜设备的人很少,因此量很小。所以我看不到产业模式能够迅速铺开落地,”李建亿说道。“在这个情况下客户群还是比较少,加上我们公司始终不是靠卖硬件盈利,想做的是算法搭配硬件的平台,因此并未选择工业领域。”
而之所以选择文旅领域,其表示有几个原因:
第一点,文旅领域是一个非常好的测试环境。有不少旅游景区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原始建筑、景色已不复存在,而通过AR技术可以实现场景重现,游客戴上AR眼镜即可看到几百年前的场景。“这在文旅方面是个硬需求,很多游客想要看到这个地方原本是怎么样的。而且游客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层次,对我们收集用户信息和产品的反馈是很有价值的,”李建亿解释道。
第二点,文旅领域富有商业价值。“比如马六甲这个项目,他们还有一个商区,戴上我们的眼镜之后可以看到商区的信息。这个场景可以扩大到其他未来AR应用中,还是有商业意义和价值的。”
第三点,文旅场景适合手机和AR眼镜进行交互,“因为不可能让游客长时间戴着眼镜,我们的设计是在45分钟内走完整个景区,所以我们也尝试设计了一些能让手机和AR眼镜进行互动的信息。”
在李建亿看来,文旅是一个非常适合做测试的市场场景,“首先文旅这个产业的门槛可以说高也可以说低,低的原因在于旅游业目前已经没有新东西了。我们就抓住机会选了这个市场,对游客来说,不管是什么新技术,只要能达到他们想要玩的效果就可以了。在这样的基础之下,高频次、短时间体验非常适合我们做测试。”
他接着补充道:“文旅里有很多场景都很适合与AR结合,并且是能够复制铺开的。再加上量大,因此能获得盈利,让我们可以继续投入。总的来说,我们团队还是以算法为主,AR做的好主要是靠算法,硬件始终还是一个载体。”
与AR硬件“杠上”的算法公司
太平洋未来科技是一个由40人组成的团队,成员来自世界各地,非常多元化,其中80%为技术人员。目前公司总共已经获得了600万美元的融资。
太平洋未来科技团队合影
这家公司是创始人李建亿第三次创业的成果。作为一个毕业于昆士兰大学经济学专业的马来西亚华裔,他因为一个腾讯的项目而介入了科技领域并来到深圳。对于为何会选择AR来创业,他笑言:“当时做行业分析的时候看了2015年最火热的三个领域:机器人、医疗、AR/VR。机器人我觉得我做不了,医疗也不是专业人士,于是就开始关注AR/VR,但我觉得VR有点反人类,因为进入虚拟世界是和现实脱节的。而AR是提高效率的一个工具,对商业和社会来说是有意义的。在AR里我分成硬件和软件作为切入点考虑,最终选择了软件中的算法,并在引擎里选了光,因为光是不可缺的。”
在走访了80多家公司,并与行业内的人士进行了多次讨论后,李建亿确定了“光”这个方向。“我联系了澳洲朋友,就是另外两位创始人,把他们‘骗’到了深圳进行创业。”
目前,太平洋未来科技在光场算法、图像解析算法、姿态分析及动作捕捉算法等方向均有着卓越的研发成效,并取得了中国及美国总计86项专利,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与光有关的专利。
这样一家算法公司,缘何走上了AR硬件研发之路?
据李建亿介绍,在他们开发的AR引擎中,最核心的算法就是光场算法,为了让虚拟物体看起来更真实,需要通过图像算法的方式去检测现实空间里光的信息,再把信息推送到渲染引擎。陀螺君在现场测试了该光场算法,其能够判断现实世界中的光源方向,根据方向对虚拟物体的光线实时调整。并且能够做到对有色光线的判断和调试,也就是说,当光源色为红色或者绿色时,虚拟物体被打上的光也是带有颜色的。(该算法暂时不支持复杂多变的光源变化)
而之所以会做硬件,也是因为需要一个硬件载体来展示这些算法。
但在寻找合适的AR硬件时,李建亿和团队发现当前市场中的产品要么就是不符合他们的应用需求,要么就是成本过高,而合适的AR眼镜又无法量产。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就决定自己把AR眼镜做出来。在他看来,AR不同于其他应用领域,对硬件和软件的融合度要求极高,如此一来应用开发者在开发应用的时候才更简单。
“我们发现从HoloLens到谷歌眼镜再到其他国内的品牌,他们的思路是做出能替代手机的完全性平台。但是在现在产业链不成熟的情况下,做这样的一个产品最终没法完整落地,让消费者买单。这个产业链不只是硬件供应产业链,还包括内容供应产业链。在这种情况下做一个多功能且大而全的产品是不现实的,”李建亿说道。“所以我们在落地项目的时候是针对一个场景来开发产品,要符合运营模式和操作模式。我们会为场景选择配件,去掉一些不必要的东西。”
未来目标:5G时代的AR社交
除了已落地的AR文旅场景,太平洋未来科技还正在研发3D人体骨骼算法,该算法可用于3D动漫动画、运动分析、动捕、人机耦合等多个场景,通过普通的2D摄像头对人体动作进行分析。
李建亿对陀螺君透露,太平洋未来科技的未来目标是在5G时代来临时做AR社交。
在其看来,如果说从2G到3G是文字转向图片,3G到4G是图片转向视频,那4G到5G会是从2D转向3D。“5G带来的变革在图像上的要求肯定是三维的,那这意味着在人们要在动画制作上下功夫。所以我们首先研究的是如何把2D转到3D,让它动起来。第二个是在进行虚拟社交时,如何让虚拟形象实时动起来。”
他谈到:“我们的布局是光、骨骼算法、眼镜载体。在做AR社交的时候,如果没有光信息,人会失真。为了动起来更加自然,所以我们又做了骨骼算法,这两个结合需要载体,所以做了AR眼镜。”
而文旅市场一年200万人次的使用数据,将能助力产品持续完善,配合不断精进的底层技术,从而为输出AR社交打下坚实基础。